趱滩古码头
说起古码头,就想起古诗《古渡口》来:“野花零落雁声频,古渡千年暮霭沉。过客艄公都以去,睢余流水看红尘”。
来到趱滩下渡口码头,一缕历史的沧桑感涌上心头。
嘉乐的趱滩码头分上、下渡口:上为王爷庙码头,下为下渡口码头。王爷庙码头为历史遗迹类物质文化遗存,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此码头,东与珙县宝山和恒丰两乡镇接壤,西与文江镇,北于仁艾相邻。码头用条石砌筑而成,以垂带式台阶组成。王爷庙码头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建筑:明代——码头上方与街道临接处条石砌筑方式建筑;清代——码头下方梯带,因长年洪水侵蚀,由清代加以维修,有清代风格特点。整个码头的建构——代表历史发生地,及重要贸易、文化、科学、 事、教育事件发生之地。具有研究明清码头建筑的价值。
下渡口码头,属实用物质交通遗址(迹),目前重要物迹已消失或废置,但一些遗迹和石阶尚在。它表明下渡口虽无从考证起于何地,却从历史事件中,证明下渡口先前的繁荣。因为趱滩是古代云南至巴蜀的交通大动脉的一个重要节点。虽然旱路有五尺道、灵官道,但它运力小,仅靠马帮和背夫运输远远不够。相对而言,水路运输具有便捷和经济的优势。清朝中期,滇铜京运(历史上当地人叫铅巴),川盐南运,及抗战间的物资,均通过南广河运送。其间,给下渡口码头带来繁忙和繁荣景象。为此,中央电视台专门在此拍摄有《滇铜京运》电视系列片。另一方面,当地人赶场,和下游航客均喜欢在下渡口停靠宿息休整,好冲刺大趱滩。
正是“趱滩古渡不看舟,北往南来也自由。云南四川连着手,南广河上似奔流”。
踏浪湖
“轻舟畅游南广水,踏浪乘兴鲤鱼窝。”踏浪湖,高县油罐口水电站库区,取“轻舟踏浪”之雅趣为美名。其水域面积为30平方千米。湖水清冽,两岸风光旖旎。荡舟之上,乃观景之雅趣悠闲;垂钓之乐,乃致远逸乐之闲情。是高县 开发潜力的风景区之一。
而鲤鱼窝野钓场,位 乐的南广河宽阔清幽之水域。这是大自然馈赠的天然野钓场,又是一个野生鱼类丰富而闻名遐迩的垂钓佳处。既可在一片绿水青山自然风光中欣赏山河美景,又可乘兴闲情逸致钓美味之鱼,其情陶陶,其意融融,何乐而不为?!
“鲤鱼窝、鲤鱼窝,静下心来闲钓哥”。相传此地好钓处,山夫野童,皆垂钓在此。一日,一个常来钓鱼的老叟来到岸边,久久垂钓不得,鱼儿不吃饵,竟心生气意,随口唱起来“风吹水面浪偏高,直怒天公气不消。”把运气不佳归罪于天公,成为笑话,然后又唱:“安能忽怒还平静,钓条鲤鱼做佳肴!哉乎不?”歌罢,标动线起,一条大鲤鱼被他钓起。他即时手舞足蹈。接着第二、第三条鲤鱼出了水面,老叟感叹起来“我遇一窝鲤鱼,鲤鱼一窝,此地乃是鲤鱼窝也!”这便是踏浪湖鲤鱼窝的来历。
踏浪湖,名符其实。正如李白诗云:“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乃垂钓荡舟之乐也。
渔舟 桃
嘉乐的渔舟村盛产 桃,名声在外。这 桃非一般之桃,富含矿物稀有之富硒,可生津止渴、润肠通便、活血化瘀、减肥瘦身、美容养颜;还可滋阴补肾、护眼明目、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
可喜可贺的是,渔舟人借 桃之植,赋予人文节庆,文化内涵,实属一精神品牌。在这里,举办定期或不定期文化活动,创新渔舟春晚,打造 桃节,竞选“桃王”。这“山寨春晚”已举办18年,一年比一年精采。这是打产业品牌之名,行精神品牌之实。引无数墨客骚人吟唱,现录源上泉两首散文诗如下:
渔舟唱晚——给嘉乐渔舟 桃节一台晚会,拉开了渔舟唱晚的序幕……
台上,吹弹歌舞演绎渔舟真正的春天;台下,渔舟人手捧 桃采撷着丰收的喜悦。
看!渔舟缤彩纷呈,亮点闪烁。产业的崛起,养、植业的繁荣,正书写美丽的乐章,描绘绚丽多彩的风光。
渔舟的蟠桃盛宴,举旗生态。南广河畔,锦绣明珠,堪称花果山胜景。
信步走进桃园,赏硕果累累,迎挂枝头。
随心徜徉街头,品 桃滋味,甜在心头。
再欣赏这台晚会:意境无穷,让人久久回味……
那是一帧多么美妙的情景哟!
一曲古典风味的筝曲飘然而至:踩着王勃《滕王阁序》“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诗句而来……
夕照南广河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而去。
另一台晚会,正隆重上演!
桃王——渔舟评选“桃王”有感投票吧,为渔舟的桃王!
个 ,肉质脆,味最甜。
专家们,品尝吧!为桃王助力,为桃王点赞!为之写岀公正而精彩的评语。
投票吧!为辛劳的果农,打岀真实的旗帜,为渔舟推出一个崭新而鲜艳的品牌……
个 ,肉质脆,味最甜。
这才是桃王的名字?!
而敢说:只有品质的 ,才是渔舟 桃的名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