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摘自《荀子·大略》
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教师受尊重,国家的法律制度就能得到保存。国家如果趋于衰败,一定轻视教师,教师不受到尊重,人就会放纵性情,人肆意放纵,国家的法律制度就要受到破坏,所以,尊师重教,事关国家的兴衰存亡。
相信四川珙县相关的部门一定能够,给予服务期满教师满意的答复,让教师的权益得到相应的保障。
四川珙县强留服务期已满的教师,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反映,珙县拒绝为服务期已满的教师办理跨县调动手续。原本入职要签订合同,是为了防止人才的流失和区域之间的调动,这样能够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且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被强留的教师服务期已满,在入职前已签订服务期合同,为何要强留这些服务期满的教师呢?
看一下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此统一回复“秋季开学该县仍缺编教师名,讲 治、顾大局,讲规矩、守法纪、守初心、担使命,安心从教、潜心育人”
首先,当地的师资资源是匮乏的,缺编缺口很大,强留应对秋季开学。
中西部偏远地区教育教学资源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秋季开学该县仍缺编教师名,从这个数据上分析,缺编现象一直存在,并没有及时的解决。“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地相关部门就直接把服务期满的教师强留,然后应对开学。
虽然强留服务期满的教师,人留下来了,但是,这些教师肯定是不能安心从教,对教师自身和学生都不公平的。至少应与这些教师进行协商并给出解决方案,服务期满的教师权益能够得充分的保护,让教师们能安心从教。
然后,“懒 ,怠 ”思维,及时解决缺编问题。
“秋季开学该县仍缺编教师名”,可推理出缺编现象一直存在。不可能当地一个县一年就同时退休名教师,只是长期不解决搁置遗留下来的问题。可能当地财 拮据,而不招聘,但是可以分批次进行招考录用,这样就能解决财 吃紧的状况。
第三,谈情怀,但没有契约精神。
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回复,看似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其实内在的逻辑不通的。如果相关部门丧失契约精神,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人才引进和招商洽谈方面都会举步维艰,对于当地的 府形象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坏,需要一个有公信力和诚信的部门来担当。
从教师的权益看,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没看到当地 府解决的措施,只有道德上的绑架。
怎样留得住教师,值得深思!
1想要留住人,要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靠情感和物质维系。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在升职加薪,职称晋升要有保障,改善教学坏境,居住和环境。
2想要留住人,要形成内外合力的乡村教师职后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外界的专业支持、适应需求的专业培训,是乡村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外在必要条件。而这些外在条件能否在实质上导致乡村教师的内在改变与自我超越,关键取决于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是否获得了专业上的“自主性”,因此需要构建乡村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机制。
3想要留住人,要具有乡村特性的乡村教师评价与激励体系。乡村教师是否愿意长期留在乡村执教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其相应的付出是否获得了同等程度的回报,因而合理且科学地评价乡村教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基于评价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激励乡村教师,是乡村教师留教的关键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