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李贵平
位于滇北盐津县西南15公里的豆沙关古镇和不远处的石门关,有多年历史,自古是云南省出滇入川、连接中原的重要通道,素有“滇川门户”之称,为四川进入云南的交通要道,秦汉五尺道的关隘。
五尺道,是战国时代修筑的一条连接中原、四川与云南的通道。当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办法,开山凿岩,修通了此条道路。五尺道是南方丝绸之路东线的主道,从蜀南下经僰道(今四川宜宾)、朱提(今云南昭通)到滇池,由于道路宽仅五尺,史称“五尺道”。
我来到豆沙关镇时,已是傍晚。借着昏暗的灯笼,去古镇先要经过一条小路,小路坡度时缓时急,一边是山石,另一边是峭壁。一旁的石门绝壁上有许多嶙峋的条纹,也可能是古代字符,看上去甚为古奥,有种让人跌入深渊的感觉。
年7月这里发生过一次地震,地震后重新翻修的古镇,为统一的二层小楼建筑,白墙、灰瓦、青砖、琉璃瓦,悬挂在瓦岩边一排排醒目的红色灯笼,跟我们在成都黄龙溪古镇看到的差不多。
午夜,透过下塔客栈的窗棂,我听到外面下起了霏霏细雨。雨滴声打着瓦房,犹如木琴弹奏着清脆的曲儿。次日早上,惺忪中出门看,晨雾初起,缕缕洁白的雾霭从山谷里飘过来,雾没有快速散去,它们凝聚在镇南大关河上,就像一团洁白的云。此时,河面上乳雾升腾,难以察觉的光正在一点一点亮起来。烟雨中的山间古镇浸染在水润中,朦胧的远山白雾弥漫,三条环山的小街把整个镇子分成三层,每一层的两边是街道。青石板的街和各种商铺与“马栈”,悬挂着古色古香的匾额楹联。当地人现在越来越懂得吸引游客入驻。
豆沙镇,是古代南丝之路上一个著名驿站,但我对“滇川门户”石门关(也叫豆沙关)更感兴趣。从豆沙关镇出发,经国道和省道行约40公里,可到石门关。
几位当地人热情地介绍说,石门关的关名,还跟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扯上了关系。
话说当年诸葛亮率兵南征,来到石门关下。守关将领想考验一下诸葛亮的智慧,把几大把豌豆混入沙中,说如果诸葛亮能在三天内从沙中捡出豌豆,就放他们过关。诸葛亮当晚在林中苦思良久,看到满山绿幽幽的竹子,灵光一现,就想出了用竹编筛子的方法筛豆,结果一个晚上就把豌豆和沙子分离开来。守关将领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依允放诸葛亮大军过关。后人为了表示对诸葛丞相大智大慧的崇敬,将石门关也喊成了“豆沙关”。
石门关至今保存着秦代五尺道遗迹。走在上面,被微雨淋过的路面湿滑油亮。古驿道是用青石条砌筑而成的官道,历经岁月磨蚀,当中有几排长满青苔的凹坑。凹坑里的水光映着婆娑树影。
石门关五尺道遗迹,保存完整的长约米,道宽1.7米,路面留存的凹陷马蹄印痕处,有的深达三四寸。这些年我踏勘过南丝之路许多遗址,很少见过这么原始粗粝的马蹄印儿。
地方文献介绍,这里是迄今秦五尺道上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最多的驿道遗迹。道路尽管狭窄,却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区兴修的宽达五十步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穿过石门关的五尺道,就踩在我的脚下。时间的巨轮不但磨损了记忆,碾碎了历史,也覆盖了原貌,只能靠文字去想象,去重建。
石门关屹立着一座巍峨城堡,当地人管它叫关楼。几只从楼顶琉璃瓦上腾空飞起的白鸽,将我的视线拉向天空。脚下凸凹粗粝的石路缓缓上升,犹如铺向天际的阶梯。仰视,关楼上一句“锁钥南滇,扼守西蜀”,说明石门关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古时,石门关是四川进入云南滇的第一雄关——关内为中原地界,关外则为蛮夷之地。以前的关门,为1.2尺厚的木门,明清时除了驻有重兵把守,还设置了都司衙门等行政机关,营兵可携妻子家室入驻,世袭相传,兼营农桑,亦事商贾,财用丰饶,四周城垣齐整,街巷纵横,酒肆林立,充溢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关楼始建于隋唐年间,总高15米,宽4.5米,南丝之路古道就从关楼门洞中穿过。关楼在上世纪50年代曾被毁损,现在这个是年和年重修复原的。
站在关楼顶上,朝米开外对岸的绝壁看去,隐约可见离大关河水面百米高的绝壁岩缝中,有六七具僰人悬棺。这是川南、滇北的一道历史符号。僰人悬棺多流传于川南珙县、高县、筠连县一带,没想到这儿也有。
那日天气晴朗,能见度很高,我透过200毫米长焦镜头看过去,悬棺多用整木凿成,用木杠搁在避雨的岩缝当中,虽经年7月的地震,悬棺并未受损。古人将悬棺凌空搁置,危乎高哉,盗棺者无力攀达。至于悬棺是如何安放上去的,仍是一个谜。
联想我的老家、长江三峡腹地巫溪县,峡谷深处也保留着几十具先民的悬棺。眼前的盐津僰人悬棺更加引起我的兴趣。
我后来查阅资料了解到,年6月,云南昭通市文物管理所邀请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南大学地理研究所的专家联合考察,在绝壁上一个10米高、4米多宽的斜坡面崖洞,发现了10具棺木不规则地放置在里面。悬棺棺身由一块整木凿成,木质类似金丝楠木,长约2.2米,中间被掏空,棺盖呈三角状,用铆钉来咬合。棺木内遗骸基本都存在,但十分凌乱,应该是被地震、山体滑坡干扰过的痕迹。里面的陪葬品只剩少量木质品和麻织品残片,已看不出来原先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