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僰人悬棺千古之谜为何要把棺材放到悬崖上又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50529/4631558.html

在我国古代的南方民族中,百越、干越、僚人、僰(bó)人(都掌人)等民族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最有名的就是川南的僰人悬棺和福建的船形悬棺。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兴文、筠连等县境内均有分布,被称为世界之最、巴蜀一绝。初次看到悬棺的人无不感到惊奇,棺材是如何被放到悬崖上的,又为何要把棺材放到悬崖上呢?

宜宾市的珙县、兴文县与云南接壤,为古西南夷腹地。汉武帝开夜郎,置犍为郡时属僰道县。《珙县志》载:“珙本僰地,僰人多悬棺。”悬棺葬俗有三种形式:一是木桩式悬棺,二是洞穴式悬棺,三是岩墩式悬棺。这三种形式在珙县均有。僰人悬棺主要集中在距县城巡场镇约80公里的麻塘坝和苏麻湾,在被称之为僰川沟的南北长约米的两侧石灰岩山崖上。

现存上万个棺桩棺孔,仅过去10余年,便已坠落了近20具,现存具左右悬棺。在麻塘坝的九盏灯、三仙洞、邓家岩、棺材铺、狮子岩、猫儿坑、九颗印等处有多具,苏麻湾有40多具。现存悬棺的时间大约从唐代到明代。葬器物有刻花竹简、木漆、质碗、铁刀、串珠、瓷碗等。在僰人悬棺的岩壁上,还有许多红色彩绘壁画。内容丰富,线条粗犷,构图简练,形体动人,有舞蹈、体操、杂技和各种动物、武器等。

据元代李京《云南志略》说:“人死则棺木盛之,置之千仞巅崖,以先堕者为吉。”认为把死者的棺木挂在高岩,棺木先坠落下来的为“吉祥”。所以这个民族流行这种悬棺葬,民间俗称“挂岩子”。其放置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凿孔安桩再安放,第二种是利用天然岩石,第三种是人工钻石成墓。悬棺的棺盖和棺身全系整木挖凿而成,质地十分坚硬。至今,部分棺材仍然完整无损。

据四川兴文县发现的《平夷图》、建武时期《平蛮碑》碑文、兴文县凌霄山上的宋代石刻等记载,历经宋、元、明等时期的一系列战乱,僰人消亡。也有观点认为僰人为躲避剿杀,四处迁徙,与其他民族融合后自然消失。有人认为现存悬棺是川南、滇东北一带的白僚、仡佬民族所有。

僰人悬棺距地面近的有十几米,高的有多米。见到悬棺的人无不惊奇它是如何放上去的。唐朝张驾在《朝野金载》一书中假设,尸棺先抬到悬崖绝顶,再悬索缘桩往下放。但此说很难施行,悬棺多在悬崖的半腰,距顶甚远,且多置放于悬崖上的凹陷处,怎么往下放,又如何塞进去?民国时刘锡蕃在《岭表纪蛮》一书中提出:“筑土为台,运棺其中,事后台卸土撤,而棺乃独标岩际。”但这样做的话工程量很大,实难施行。还有人提出先铺栈道通到悬崖,放好棺木后再拆栈道。但人们并没有找到栈道痕迹,故此说也不可靠。还有的人认为是搭云梯送上去的,但古代云梯能搭多米高吗?

由于僰人是一个已经消失的民族,因此,僰人为何要把棺材放到悬崖上,又是如何放到悬崖上的,成为一个无处可问的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