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除集体经济空白村宜宾珙县探索异地联结模

白癜风感恩回馈 http://pf.39.net/bdfyy/bdfyw/220102/10148425.html
北京手足癣最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423.html

四川在线消息(曹洋记者黄大海文/图)5月21日,宜宾珙县最高气温已升到30摄氏度以上,而巡场镇德窝村永春标准化家庭牧场里由于使用了控温设备,里面一片清凉,几百头生猪正专心进食。

给猪“吹空调”对于德窝村的村民来说是新鲜事物,但更新鲜的还是背后的异地联结模式。“该家庭牧场由村民和村集体入股的形式开办,但入股的不止德窝村,还包括同镇的金沙村等4个村集体。”德窝村第一书记王庆东说。

困境

薄弱村如何抢抓发展机遇

没有集体经济,曾一度是金沙村发展中最大的“痛点”。

“金沙村一半都是山地。此前,村里以矿产开发为主。近年来,由于落后产能的淘汰,集体经济经历‘从有到无’。”巡场镇金沙村村支部书记高升军介绍,“由于村里挣钱机会少,大量年轻人选择外出务工,年集体经济为零。”

不止金沙村,珙县共有个行政村,大多属于丘陵地区,山区土地分散、交通不便,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近三分之一的村集体经济为零。

因地理条件限制,部分村集体不适合搞大规模产业项目。这部分村组怎么发展集体经济,成为一个难题。

另一方面,去年,温氏50万头生猪一体化建设项目落户珙县,按照规划,项目将在珙县建设个标准化家庭牧场。离金沙村8公里的德窝村,因为有平整的土地和适宜的环境,率先成立了永春家庭牧场,建立起一个年出栏约头生猪的标准化牧场,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保底分红2万元。

发展机遇在前,条件好的村组已经获得红利,条件不好的村集体该怎么办?

解题

“异地联结”带动共同发展

珙县探索开展的异地联结模式,成为解题之钥。

“简而言之,就是在缺土地、缺产业的村组之外,集中开发产业,没有集体产业的村以资金入股,每年获取收益。”珙县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汪圣千介绍。

“在此次生猪项目中,珙县整合薄弱村村级资金、县级扶持补助资金等,让无集体经济村以资金入股家庭牧场;牧场负责人以资金和技术入股,从而形成股份合作关系;牧场负责人负责经营,入股的村每年有固定分红。”汪圣千解释,“目前珙县在建的余个家庭牧场,帮助近40个行政村消除了集体经济空白。”

以金沙村为例,入股德窝村永春家庭牧场后,村里每年都有近元的集体保底收入。“数额虽然不大,却是质的飞跃。项目发展起来后,集体收入也还将增加。”高升军说。

家庭牧场联结只是异地联结模式中的一种。今年,珙县共整合资金余万元,撬动社会资金余万元,通过光伏发电项目、“林、料、畜”一体化构树产业、商品鹅养殖等异地联结模式,将全面覆盖消除72个集体经济空白村,实现全县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0万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