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曹洋记者黄大海)“在中秋节这天搬进新家,以后一家团团圆圆,日子越过越红火。”9月24日,正值中秋节,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新桥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内,贫困户范良聪一家喜气洋洋,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水果月饼摆满了桌子,展示着一家人的新气象。
新桥村位于罗渡苗族乡西南部,全村有贫困户42户96人,由于村内地形以山地为主,许多村民的出行环境和生活环境十分不便。珙县罗渡苗族乡党委书记赵依琼介绍,经过摸底调查,新桥村有五户贫困户地处偏远、居住条件恶劣、家中无劳动力,无力修建新房。
范良聪一家就是其中之一。赵依琼还记得第一次去范良聪家时的情景,“房子十分破烂,有些地方只有胶纸遮着,天上下雨,屋里到处漏水,一家三口只能挤在一间屋子里。”范良聪对赵依琼说,“做梦都想住新房,可是没钱没力。”
针对这种情况,赵依琼拍板,由政府帮助这类贫困户修新房。
“新房的修建在农村是一件大事,一定要修得符合村民心意,好事要做好,村民认可度才高。”新桥村党支部书记徐朝刚说,易地搬迁的农房到底该如何建?是统规联建还是统规自建?房子应该修什么户型?5户村民心中没有底,村干部也为之头疼。
如何打破这个困境?徐朝刚提议召开大会,向贫困户征求意见。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贫困户们热情特别高,当即就决定采取“统规联建”的方式建造新房。
大会上,村干部和珙县住建局的工作人员还向贫困户们展示了各类房屋外观和户型供贫困户选择,根据贫困户的建议进行修改。“我不喜欢红的外墙瓷砖,我想用白色。”“房子的质量一定要过硬,要加强监管。”“厨房和厕所的设计一定要合理,污水处理要有好方法。”贫困户们不断提出建议,村干部们不断记录。
为了更好地满足贫困户的需求,新桥村决定成立易地搬迁农房建设业主委员会,由村干部、贫困户、一般户分别担任成员。委员会负责收集各方面意见,最终确定房屋施工方以及房屋户型、结构、建设价格。而贫困户住进新房后,委员会还将对安置点进行统一管理。
“新房修好了,要挑一个好日子搬家。”范良聪说,“大家一商量,马上就要过中秋,五户人一起搬家,团团圆圆,热热闹闹,也是日子越过越好的兆头。”
据悉,新桥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取名为“春风苑”,投资为29.6万元,占地平方米,除了基础的房屋建设,安置点附近路面已实现全部硬化,还将安装路灯,修建院坝,力争让贫困户有一个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罗渡苗族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