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16日电(吴平华单华燕何华)年上半年,宜宾珙县经济“中考”交出了稳中有进的成绩单:1-6月,珙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9亿元,增速排名全市第1名,第一产业增加值13.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6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9.3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2.17亿元。工业转型“风光无限”回眸上半年,“开工快干、开放大干”吹响奋斗号角。3月31日,四川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年产10万吨光伏级高纯晶硅+吨电子级高纯晶硅项目在珙县经济开发区余箐园区正式启动,点燃珙县经济发展新引擎;在珙县鑫锐钙业一期工程项目部,大家追着时间赶进度,确保今年年底实现点火运营;珙县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征求意见座谈会、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风劲潮涌,激发出强大的干劲韧劲。珙县锚定“再造一个产业珙县”,坚持“稳中求进、开放合作、转型升级、提质升位”工作基调,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玻璃、陶瓷、新型墙体材料、装配式建筑、电镀和页岩气上下游等配套产业,全力建设国家级新能源(页岩气)综合开发基地、川滇黔结合部绿色建材基地、宜宾市高端成长型产业功能配套基地,划出了一条稳中有升的奋进曲线。特色农业“魅力无限”盛夏七月,瓜果飘香。眼下,珙县各乡镇瓜果、蔬菜陆续成熟上市,收成镇的田间地头、交易市场随处可见农民忙碌的身影,采摘搬运、选级装箱、过磅装车……人来车往,呈现出产销两旺好势头。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珙县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产业基地,推进蚕桑现代农业园区升星,大力培育珙县王家镇粮油基地,巩固提升曹营、玉和万亩高山云雾茶叶基地,推进珙县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前期工作。强化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加快发展山区特色农业,着力推动精深加工和品牌培育,推行“1个专班+1个公司+1支科技队伍”发展模式,茶叶、蚕桑、畜牧水产综合产值分别达17.83亿元、17.8亿元、15亿元。文旅产业“精彩无限”宛若世外桃源的王家镇四里坡、烟波浩渺的鹿鸣茶场、繁花似锦的龙茶花海……珙县一年四季美景不断。面对如此“天赋”,珙县出台一系列深化文旅融合的举措,坚持能融尽融、能融全融,整合特色资源要素,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提升全域旅游品质,构建景城、产城、城乡一体化全域旅游新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4.8万人次,同比增长33.75%,实现门票收入30.4万元。(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