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商报
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度,东经.90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6月18日下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王海涛研究员接受了包括红星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采访。
王海涛介绍,长宁6.0级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为走滑型地震。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本次地震序列相对活跃,截止到6月18日14时,共记录到3级以上余震18次,其中3.0-3.9级地震13次,4.0-4.9级地震3次,5.0-5.9级地震2次,为6月17日23时26分5.1级地震和18日7时34分5.3级地震。
王海涛介绍,年以来,震中50千米范围内未发生6级以上地震;震中千米范围内发生过2次6级以上地震,分别为年7月31日云南大关6.8级和年5月11日云南大关北7.1级地震,其中云南大关北7.1级地震为距本次地震最近的6级以上地震,空间距离约80千米;震中至千米范围内发生6.0至6.9级地震5次,均属于年至年四川马边6级强震群序列。上述6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川滇块体东边界的马边-大关地震带上。
王海涛说,此次地震位于川东南地区,发生于四川盆地边缘的长宁背斜构造附近规模不大的次级断层上,与上述6级以上地震处于不同的构造位置,也和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8.0级地震和芦山7.0级地震处于不同的构造带。
↑长宁背斜构造和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序列5级以上地震分布
本次地震所处的川东南地区,自年12月以来5级以上地震活跃,本次地震南侧约14千米处曾发生年12月16日四川兴文5.7级和年1月3日四川珙县5.3级地震。王海涛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序列为典型的构造地震活动,较同类地震相比,本次地震余震较为丰富,这可能与震区附近分布有多条规模不大的次级断层触发活动有关。本次地震与年12月16日兴文5.7级地震和今年1月3日珙县5.3级地震不属于相同地质构造块区,是相对独立的两组地震活动。
红星新闻记者张炎良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