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珙县县委统战部参与策划的珙县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村“开耕祭”活动如期成功举行。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至今保留着丰富的传统农耕文化习俗。开耕祭是苗族最原始的信仰,是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每年春耕前必须举行的重要祭祀节日,最早源于对日月星辰的敬畏和对大地山川的崇拜。据该县苗族学者陶小平同志介绍,苗族是一个信奉祖先、崇拜天地自然的民族。他们认为:自己在土地上获得的一切都是祖先护佑、天地赐予和自身勤劳的结果。
春种和秋收是苗族一年中最具有标志意义的两件事。春种之前需要向天地自然祈求护佑一年耕种顺利;秋收时节第一粒成熟的谷物也要先敬祀天地自然以示感恩。在这些自然崇拜活动中,对土地的信仰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苗族古歌和神话传说中,牛一直伴随着这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路走来,即使在刀耕火种的年代,苗族也从来没有离开过牛的帮助和陪伴,牛早已成为了这个民族的图腾。
每年春季,苗族都会选择吉日“开耕试牛”。民间开耕试牛,以往多数以户为单位单独进行,有时也组织整个村庄或寨子同时进行。适逢新的一个春季到来,今年的开耕祭活动选择在王武寨村滥田坝举行,祭祀活动当天,在苗族民俗文化专家的指导下,苗寨的长老们在祭台前摆上了祭品和五谷粮种,祈求上天保佑一年风调雨顺,祈求大地保佑五谷丰登。祭祀天地后,在一声长长响亮“开犁了”的吆喝声中,耕牛下地,犁耙下田,农人荷锄持镰奔忙于地角田边。开耕祭,意味着春耕春播的第一声仪式性号角吹响,一切农耕活动正式开始,新一年春耕劳作的序幕正式拉开。
(珙县县委统战部供稿)